密教最上乘禅修(瑜伽)法门——‘大手印四瑜伽’

2019-12-03 14:22:37      8277 浏览    作者:竹巴•白玛噶波

涅槃道大手印瑜珈法要

敬礼尊贵的噶举派历代上师。

今于此为利于行者连续的能知,使之证得无上菩提,作此法要,名俱生大手印。法分三章:一、先行修法;二、正修法;三、结述。

一、先行修法

如以下所述,第一步为皈依与发菩提心,由上师传授之。

(一)七支坐法

坐如毗卢遮那佛修行仪所示,上身正直,金刚跏趺坐,制心一处,就是大手印之门。跏趺如佛端坐,手结定印,位于脐下,直竖脊椎,放松膈膜,曲颈如钩,下巴挤喉结,舌抵上腭。

心念之流常随感觉而起,尤其是视觉,因此眼须不动不瞬不顾,只应注视一处,约身前一人长处。

此为毗卢遮那佛七支坐法,以调身助行者入深定也。

(二)七支坐法之果--身清净

双腿跏趺以调入息,双手结定印以均体温,直竖脊椎,放松膈膜,使灵力遍及全身,曲颈如钩以调出息,舌抵上腭,目视一处,使空中摄入之灵息注入中脉。

五种灵息,自空中摄入,入于中脉,其它机能控制之灵息,亦得入中脉,出现无分别智,名为身清净,或名身无动,或名身自在。

(三)语清净

寂静无声,呼出陈息,吸入新息,名为语清净,或名语无动,或名语自在。

(四)意清净

不回忆过去,不想象未来,不思虑现在,亦不作念,正坐禅观,所观真空,并非一无所有。

在此期间,对于五官引起的印象,不起分别心,不说是,亦不说非,唯时而于刹那间,注意连续的禅定是否寂静。如睡眠中的婴儿,心不动,脱离想念。

古圣遗教云:“全然勿思勿想像,寂静身心如婴眠,精勤依照上师教,决能出现俱生智。

谛洛巴祖师说:“不想象,不思虑,不寻伺,不禅定,不回忆,不动念,心安住,本原境。

月光童子岗波巴说:“心不外驰,制心一处(一心不乱)者,乃诸佛菩萨共经之途径。

这就是意清净,或称意无动,或称意自在。

 

这是藏传佛教修行方法的最初阶段:即以七支坐(双盘坐)调摄身心,使得身心初步的和谐统一,为以后的修行打基础。这个阶段是舍弃一切对法的闻思与偏见执着,令与生俱来的本觉智慧(觉性、自性)升起。

 

二、正修法

(一)专注瑜伽法

专注瑜伽之目的,在于证取禅定之境,可分为二:有所依之专注瑜伽与无所缘依之专注瑜伽。有所依之专注瑜伽又分为二:依无气息与依有气息。

1.依无气息之专注瑜伽注

A.专注于小球或小木块法

行者面前置一寻常物体,如小球或小木块,专注观之。勿任能知驰离所缘,亦不可认明此物,唯应一心紧系所缘,专注观之。

观想我之传法上师,坐我顶上,我至诚念诵:“愿得上师加持,至高无上大手印获得成就。”观想上师缩身由我顶门而入,我心融入上师真心,如水入乳,成为一体,无二无别。随即心安住如是相应之境,尽量持久。

如遇昏沉,集中精神凝视,并宜习定于旷野;如生性呆滞,亦用此法,集中心力训练之;如心不安静或散乱者宜居禅室,减低专注,放松身心。

 

此法若单纯止观于外物,属于小乘有宗,若同时意缘上师入我、我入,就变成是与藏传密法的三密相应法、灌顶法、上师相应法、本尊法等同一理趣,也跟显教的净土、华严宗志趣相仿,属于大乘有宗。当今的净土宗基本舍去了观法,只剩下念佛止念一法,类似于五停心观,就属于小乘有宗。

 

B.观想佛像、字像、明点法

专注于无气息外物之瑜伽的第二种,即佛之身、语、意三业之象征法。以佛像为身之象征,真言种子字为语之象征,明点为意之象征。佛身之象征法者,前面置一绘画或塑铸之佛像,专注于此。或观佛身之殊胜庄严,色如磨亮之黄金,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披三事衣,住虹圆光,历历如在眼前。

佛语之象征者,观一月轮,在行者前面,大如指甲,上有  ”(音:吽)字,笔画细如毛发。

佛意之象征者,以明点代表佛心。专一心念,观想明点形状如卵,大小如豆,光芒照耀,看来奇异,而智力集中于此。

 

此法属于大乘有宗。有宗与空宗的区别:有宗制心一处,执一而住;空宗观万法皆空,无住而住。小乘与大乘的区别:小乘以五蕴肉身小我为修,最终无我;大乘以法、报身自他圆融为修,最终无法。

 

2.依有气息之专注瑜伽

A.金刚数息法

跏趺坐,当身心安静后,心唯观每一次呼吸之出入,排除其它一切想念。以微可自闻之念诵声,数其出入息,自1、2、……至21600之数,如是能使人知一昼夜间呼吸之数。

再注意入息何时开始?入息时,是何状况?入息是否到达身体一部分之上?

因如是修习故,心自随息出入而得调和,如是行者熟悉呼吸之性质。

再者,心神集中在呼吸上,用心观察入息,如何自鼻口达到肺梢?如何开始?在呼出陈息之前,住气多久?

如是练习,行者始知气息之颜色,气息久暂及住气久暂。

再者,细观体内地、水、火、风、空五大之色,勿使相混,观时应注意出入息次数或增或减。

再者,观想每一入息为真言  ”(音:嗡)字,白色光明;每一住息为真言  ”(音:阿)字,红色光明;每一出息,为真言  ”(音:吽)字,蓝色光明。如是出入息之每一部分,无待思量,当下便知。

此法本应属于小乘有宗,但因观想的咒字有特殊含义,就属于大乘有宗。

B.宝瓶气

先吐气三口,清除体内浊气,徐徐自鼻吸入新息,气封于法源处(脐下四指),观为壶形,使气留住,以持久为度,然后喷出。心念常随息之出入而念念转变,因心不能离息专其所司,故甚难控制。今以如是修法,使心念不依呼吸。

 

此法属于小乘有宗。

 

3.无所缘依之专注瑜伽

A.刹那念起,顿即根断--切念法

一念方生,刹那齐根切断,如空中闪电。人在禅定中,因心受激动感应,想念继续生长,即使一念抑制,继起之念,纷至沓来,应以警觉心继续抑制。于是,一有想念萌芽,刹那齐根切断,继续禅定,努力抑制继起之念,延长禅定时间,行者最后始知想念接踵而来,为数无量,是为念之觉知,如是境界,谓之“初能止”,得到最初的寂静之境。

心一旦到达安止之境,即使极短,亦可了解想念之生灭。此项了解,使行者感觉想念愈来愈多,但实际上常常发生,不增不减。想念发生刹那,剖析想念并能明了其发生者,是认知想念之流的知觉。

 

此法止观双运,即属于小乘空宗也属于小乘有宗。

 

B.任念运行,离于分别--纵念法

行者置念于度外,任其所之,既非随它去,亦不阻止它。一如牧童放牛羊于野,听其散漫行动,漠不关心。行者继续禅定,因此想念不再发生,心到达安止境。

复次,想念易动,如天上流星刹那间闪光天空,而不中断。

禅定如前,相继安住于寂静之境,持续时间加长,谓之“中能止”,心如平静流水。

尔时清净无扰,心任驰纵,心垢澄清。

噶举派祖师说:“心不整治则自明,水不扰动则自清。”

米拉日巴祖师说:“放任心于本原而不加整治者,则‘明’可生;心于彼境而如平静流水者,则‘明满’;完全放弃整治但纵任之,则心永‘安止’。此为瑜伽行者不可不知者。”

又萨罗诃大师总结习定之双重修法如下:“若束缚之,此心反欲奔驰四方;若放任之,此心反得安止而不动,我是以知此心不宜羁勒如骆驼

 

此法属于大乘空宗。

 

C.心住清净本性,想念来扰不为所动——心不动念法。

如捻婆罗门线法:禅定恰到好处,如捻婆罗门线,细心而均匀,不可太紧,不可太松,但要均匀。禅定亦然,心不可过于紧张,否则不能调伏想念;若太放纵,行者失之于怠惰。因此禅定必须均匀。行者最初练习入定,易于紧张,使用刹那切断念头法,但想念纷至沓来,切不胜切,当疲劳时,转变方式,用放任想念法。考虑使用紧张及放松的交替方法,一如学校所用。心之放松及紧张,犹如捻婆罗门线,张驰得宜,操纵合度,则心得安止。

此法是止观双运、定慧等持,不住空有、净染无别,属于最上乘法。

 

如斩绳两断法:使心与想念隔离,如斩绳两段,以不屈不挠之决心,维持不分心的警觉。因为上述抑制想念的方法,没有放弃认知的本能--“能知”,于是产生新的想念,禅定被损毁。放弃“能知”及“所知”,心停于被动的安止境,这种方法称为斩绳两段法,使心隔离所有心智作用。

 

此法是如捻婆罗门线法的深入,是能所双无的境界,也就是禅宗明心的境界。这正是:‘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如儿童观画法:儿童以非常的心智警觉,看寺中壁画。以象喻心,以柱喻能知所知,拴象于柱,如是则各种灵息摄入中脉,出现轻妙的状态、出神的极乐,如欲昏晕状。因身心能所俱遣,自觉身浮在空中。在此境界,将见种种境相,或如烟雾,或发生幻觉或出现幽灵等。任何幻象异相之生,既不因悦而取,亦不因不悦而舍。这种既不抓紧亦不阻止境相的方法,称为儿童观画法。

 

此法是如斩绳两断法的深入,是在能所双无后的持续,是开始突破无始无明进入到智慧光明境,即禅宗的见性境界。这正是:‘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寥廓信难通。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如象体无觉法:以象喻心,象皮特厚,虽遇荆棘之刺,毫无所觉,心不为所动。当心安止,认知发生时,防止意识及被防止的想念,被引来一一相对,一个想念防止另一个想念发生。因防止意识不寻自来,在不断的知觉之流中,防止意识自动发生,此种心之状态,当想念起时,既不阻止,亦不为所动,称象体无觉法。

 

此法是如儿童观画法的深入,是在如象体无觉法基础上的自动调服、长久的见性。

 

4.专注瑜伽最后安止境

这种状态称最后安止境,如大海平静无波。在这安止境,虽观念念生灭,不予相应,心已达到寂静之本元状态,与念动无关紧要,故谓之动静隔离之境。彼能观之慧,于行者体验无误之后生起,称“妙观察智”,知一切为一味(等持一体不可分离)(平等性智)。《词藻经》说:“由于身心得殊胜调伏,现在达到反照穹源之地

 

此法是如象体无觉法的深入,是真正的定慧等持、净染无别、识智不二,不二之性是佛性(前者是理上的,此处是事上的)。这正是:‘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二)离戏瑜伽(亦名无生瑜伽)

修习离戏瑜伽,观察动与不动的本性,以体证本心。

1.观察动与不动的本性

寂不起照(念念生灭不与相应),妙观察智之力自生,行者依力观察:心不动时,不动之心的真实本性为何?如何保持不动?如何从不动变动?当动时,是否保持不动之安静?在不动状态时,是否有动?动与不动有何差别?动之真实本性如何?动如何变不动?

行者始知“动”既非异于“不动”,“不动”亦不异于“动”。这样的观察,如对“动”与“不动”之真实本性仍未参透,应观察妙观察智是否有异于“动”及“不动”,或观察这是否是“动”及“不动”,或观察这是否是“动”及“不动”的真实本性。经过这样明白的智力分析,行者无所发现,因能观所观,是不可分离的。不能认知不可分离的真实本性的境界,名为“心行处灭”,或谓之“言语道断”。那若巴祖师说:“幻心境虽高,终只幻加幻,超过幻心境,不是幻心法;能见及所见,究竟不可分;依上师慈教,乃达此妙谛。”

又印度圣者圣天大师说:“坚住三昧耶,刹那心勿昏,如理勤推究,真谛自能明。”

又《大宝积经•迦叶品》说:“譬如擦二木,相擦而生火,火生刹那间,而复烧二木;动不动合一,能生于正智;生彼正智已,动不动俱亡。”

 

此法是在性相上做继续观察,转识成智,是智慧光明的增量修持。因禅宗、显教一般不做性相上的阐述,所以没有公开这方面的修法。

 

2.体证本心(大圆镜智)

任何思想、观念或模糊的感情发生,既非将之放弃,亦不允许控制,应允许它们自起自落,自生自灭,不去引导和促之成型,行者仅认知而已。如是久之,想念虽未被放弃,其实相(自性空相)自然呈现。用此种方法,看来阻碍菩提道上之一切,反为所用,此即所谓“利用道障以见道”。

行者仅认知想念,无取无舍,可了解能舍弃的心与被舍弃的想念两者不可分离,心即获得解脱。这种解脱技巧称为“练习崇高道的精髓”,或称为“禅定之反面法”。

心解脱后,行者悯念一切有情尚未得如我之认知自心实相,未得我之解脱自在,遂生无限同情之大悲心。

 

此法是翻种子,即将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的不净分转化为净分,成就大圆镜智。

 

3.离戏瑜伽禅定

A.现在、过去和将来三时之禅定

首先,从三个时间的观点分行:过去之想今已灭,未来之想今未生,谓今之想复云何?--生而即灭唯幻空。现在想念不能固定或表明在现在,将来想念亦然。

由于禅定,始觉一切幻象如时间一般,幻而不实。一切幻象本身不存在,皆由心所示现。

认知生、死及时间之不实存,萨罗诃大师说:“生之为空相,虚空如天空,若离于五大,何者为生死?故知无始来,虚空未曾生,今日明此理,感谢上师教。”这个禅定分析,照萨罗诃大师之指示为之。

 

此法是在自性中考量时间的性质和生死的真谛。

 

B.心与物之分析禅定

从物质与非物质之观点,加以分析,禅定如此:有情之心,是物乎?抑非物乎?如谓物,是何物组成?如谓具体存在,是何形状?是何颜色?如为认知本能,将同于生灭之想念乎?如为非物,如何有不同之观点?谁造此心?

如心为物,行者于禅定后,能视作实物的,但依妙观察智观察:心不能称为任何实物,不能归入物的一类。依妙观察智观察,心不能列入非物一类,亦不能证明其不存在。因此,心既不是物,亦不是非物,不能放在任何一边,所以称为中道。

此种信念之建立,非来自演绎法、归纳法,但源于上师之慈教。此为各人自有之宝藏,只是能注意而不注意而已。因此,这种教导,被称为大真理。如偈云:“上师所教深入心,启示各人自开悟,悟自身中各怀有,唾手即得无价宝。”

 

此法是在自性中考量心识与物质的本质以及关系。

 

C.单一与多数之分析禅定

从单一与多数之观点,加以分析,禅定如下:有情之心是一个乎?抑数个乎?如为一个,何能示现种种幻象?如为数个,如何能这样?所有之心,皆必须与真空体性不可分离。

如是观察,心不可数,既非单一,亦不是多数。单一是一边,多数是一边,不住两边,此之谓大手印。

瑜伽行者在禅定中,除妙观察智外,无所发现。因此,大手印即实相,又称真空体性。

 

此法是在自性中考量自他间的自在本质和关系,可成就意生身、报身(自受用身和他受用身)。

 

D.认知实相

因禅定结果,一切误认为实在者,均已消除,一切皆幻,犹如魔术师所表演之幻术也。如偈说:“前后观瞻及十方,所见惟一大实相。上师教我幻见亡,复何所求于他人。”

 

此法是以高层次视角重新看待我们的世界,即非一非异。

 

(三)一味瑜伽

一味瑜伽主要论述化心物为一味,不可分离。

首先,瑜伽化心物为一味,为一整体,不可分离。物者一切幻象也。

以睡与梦为喻,认知一切幻象为心所示现;以水与冰为喻,认知本体与幻象为一味;以水与波为喻,化一切为一味。

1.睡梦喻

首先,以睡梦为喻,认知一切幻象为心所示现,禅定如次:梦中所见一切,不离于心。同样,行者醒时所感一切幻象,无异于无明生死长眠中之梦境。离开示现幻象之心,一切幻象并不实存。任何念起,我心放任而不依止,了解一切外在幻象与行者之心及内在之幻象不可分离,化为一整体。

米拉日巴祖师:“昨夜梦中所梦见,种种不外汝一心,梦即瑜伽士之师,汝诸弟子当了知。”

如偈说:“观彼三界种种有,即为世界一合相。”

 

此法是在自性中深化了解人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本质及关系。

 

2.水冰喻

第二法,以水与冰为喻,表明幻象即本体,禅定如次:所有幻象,本身虽并不存在,然为本体所示现。本体不造任何事物,但示现任何事物。因此,幻象与本体原为一味,同一体性,可以水与冰为喻。

如是修持,行者知有三个双重:极乐与空;净光与空;智慧与空。三者合为一味,即是了解所有胜行经验为一整体,不可分割。

如偈说:“若人全了解,一切皆一如,除此一如外,更无其他法,所持诵者一如,所观念者一如,一切瑜伽行,皆唯此一如。”

 

此法是在自性中强化定境觉、明、现三分,认识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本质。

 

3.水波喻

以水与波为喻,化一切为一整体,不可分割,禅定如次:波由水兴,同样,一切均由心所示现,而心之本性为真空。

萨罗诃大师曾说:“一切皆由心生故,汝心即是汝上师。

这个真理,为一切真理之总真理,即总摄一切之一也。行者了解此真理后,即能认知一切有情之心的真空体性,皆可结无上菩提之果也。

 

此法是在自性中以实证中认识到心、佛、众生不二,佛性本有,做任何行为都是以自己的心性来决定的,即‘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四)无修瑜伽

最后为无修瑜伽,以俱生无染之无上菩提,化一切为法身(法界体性智)。当已降服之无明,能一时清除,瑜伽修行停止,功德圆满(成所作智)。至此,已无余道可修,行者已证俱生大手印,已达无余依涅磐之境界。

 

此处已经功德圆满。

 

(五)总结诸法门

谛洛巴祖师在《转识自在法》对弟子那若巴说:“此为无上菩提道,唯彼成就行者知。道可传而不可说,亦非心缘虑可得。我谛洛巴于此外,更无他道可开演。以汝自心大手印,修习于汝自所知。不必想象与思虑,不必寻伺于幻象,不着禅定不动念,惟一持心于本原。”以上之偈,举本书所有法门,总包括矣!

 

再次重申法需亲证,不在言说;文字名言不是道,言说则道断。

 

三、结述

(一)了悟大手印并与之相应

了悟大手印并与之相应者,层次有四:1.获得心之安止境;2.修时体验应善用之;3.种种体验与暖等四加行,以及道上现证之品位,应一一区别之;4.证得如是造诣之果相智应保持之。如是四层次为成就瑜伽之要素。

(二)在菩提道上察知障碍及失误

处理菩提道上之障碍及失误,方式如次:从幻象所发生之障碍,应了解幻象与心为一味,以对治之。从想念所发生之障碍,应了解想念与法身为一味,以对治之。从法身所发生之障碍,应了解法身与幻象为一味,以对治之。

禅定时行者可能发生三失误,贪着于受想、觉知、安止三者之乐境,应多观真空以对治之。

又有四种过失:1.执空过甚,应多观非有非空,空悲不二,以对治之;2.过于胶滞,心不进步,应观一切幻象,皆为真如所示现,以对治之;3.过于制念,应观能制之心,与所制之想念,为一整体,不可分割,以对治之;4.执着道之得失,应认知大手印,以对治之。

(三)认知并抉择实修及虚学

从理论认知并抉择实修及虚学,方式如次:学者于真法界心性等理论,仅闻而思,而不实地修行者,是为虚学。实修才能认知真法界之一味,实证无生(空性)者才能使人信服。全部了解就是自心明白。

 

四、原书跋

(竹巴•白玛噶波)因阿里桑迦大僧王先潘桑波者,以二十余秤红花之供养,劝请我将大手印瑜伽法要及六成就法,编录成标准法本。又余所见大手印之诸论述中,多混入无根据之经论引述,殊不可靠,业已除去,编此大手印瑜伽法要,以利未来之修行者。余完成此书于西藏南方之迦尔主山中之圆妙茅蓬。

普愿一切安乐吉祥!

0
Copyright © 2022-北京圣持明中医研究院/北京圣智持明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