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增强”的哲学思考:高科技时代如何守护人性

2022-10-29 08:48:16      3338 浏览    作者:转自文汇报

当科技改造力量指向了人类自身,人还是不是科技发展的目的?在元宇宙里,如何安放人的身体?近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的“人类增强与人本主义的未来”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科技哲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成素梅研究员认为,智能文明时代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更是一个守护人性的时代。怎么理解人性,怎么理解人本身,是技术必须要回答的大问题和难问题。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深化发展,不仅重新定义了我们时代的技术,迎来了技术发展的新时代,它还在将人类文明的演进方向从工业文明时代和信息文明时代全面推向智能文明时代。智能文明越向纵深发展,在工业时代形成的概念范畴的解释力日渐疲弱,其社会运行与管理机制的适用性短板则日益显露。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 、区块链 、量子信息、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 、神经科学、脑机接口、再生医学等技术的深度发展 ,人类不只是有能力控制与利用外部自然,而是在改变着人类身体——这个内部自然,人类增强技术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成素梅表示,人文研究涉及现代科技主题时应避免缺少客观依据的臆测成分,人文学者要对科技前沿和进展做准确和细致的把握,这样才能客观地来评价科技发展和意义。人类增强技术提出的是人的精神是否可以被技术化的难题,这其中蕴含了许多悖论,因为人类增强技术的根本特征就是自反性。智能文明时代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更是一个守护人性的时代。但怎么理解人性,怎么理解人本身,这个是从人类增强这个话题引出的一个技术必须要回答的大问题和难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此外,她还介绍了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哲创新团队“智能文明时代的哲学探索丛书”的出版计划,《增强、人类与后人类未来——关于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作为丛书的第一本率先与读者见面,这套丛书将是科哲创新团队在上海社科院第二轮创新工程中着力打造的标志性学术成果之一。

“人类增强”是一个由现代高科技发展而引发的重要哲学问题。在2020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中就有来自上海和湖南的两个学术团队分别获得了“人类增强”的重大项目立项,这是该问题具有重要哲学意义的一个证明。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科技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增强、人类与后人类未来——关于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作者计海庆认为,“人类增强”在科技伦理、哲学本体论、生物学哲学和历史唯物论-技术哲学四个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哲学问题。在科技伦理中,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前沿科技的发展如何挑战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在哲学本体论中,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反思祛魅的自然主义人类观和人本主义的人类观之间在观念上矛盾和冲突,其中关键是如何继承人本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在生物学哲学上,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现代生物科技对人身体的改造、乃至设计,是否可以具有物种进化层面的意义;在历史唯物论-技术哲学上,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人类增强技术对人类身体的改变,是否以及将如何影响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关键概念的重新理解。回答这些问题需要结合现代的技术哲学思想来重新思考人与技术全新的结合可能和模式。

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中心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杨庆峰认为,对人类增强的考察不应忽略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增强界定的差异,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疗实践和医学伦理中对身体干预手段性质的不同理解。上海市精神卫生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则张青认为,精神疾病治疗研究中脑机接口技术的使用,提供了一个医学与技术面向的窗口。但由于研究的探索性,特别是有创伤性技术手段,需要对大脑施行侵入性电极植入,由此引发了广泛的伦理关切及哲学思考。技术干预下对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除了传统生命科学研究的伦理审查,技术对患者作为人的主体与自主性权利的僭越是不可忽视的。亟待精神疾病脑机接口研究伦理共识的达成,并对如上的问题的解答提供理论的基础。

人类增强技术的意义在于现代科技正在向人的有限性中注入无限性的力量,这种力量丰富了人存在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复旦大学哲学系徐志宏副教授认为,这种不确定性值得用科技伦理来仔细审视。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闫宏秀教授则提出,在人类增强伦理研究中不能仅仅从批判的视角进行单方面的拒绝,也应该用建构的积极的立场来理解和把握,以免在相关问题上得出片面的结论。

阐释人工智能技术、揭示人工智能的运行逻辑至关重要。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性、不透明性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固有属性,通过立足于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相结合的技术伦理进路以及规范性和描述性相结合的应用伦理进路,可以揭示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因果相关关系,以此来构建基于因果相关性的可解释人工智能模型,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精密的算法生成“数字城市”,也引发了众多算法伦理问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潘霁教授提出,在人的尺度外,将媒介系统的运行引入算法伦理的考量,将为算法伦理问题提供媒介学的洞见。媒介沟通系统的运作,要求“融通共生”作为调和人与技术关系的伦理基础。“融通共生”原则在个性推荐、资源分配和认同建立等算法伦理热点领域中形成了各种具体化的表达。

情绪识别技术有其特殊的理论基础和本质特征,它们必然地引发了相应的问题和风险。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阮凯认为,情绪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既能提升人的情绪识别能力,也能增强机器的智能水平,进而可能带来新的人机交互革命,需分层次对该技术的理论基础与本质特点进行规范和治理。

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哲学创新团队、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和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承办,此次活动也是上海社会科学院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活动之一。

作者:计海庆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杨逸淇

0
Copyright © 2022-北京圣持明中医研究院/北京圣智持明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